党员之家
  干部之家
    人才之家
当前位置: 首页    基层风采    正文 今天是
 
 

【支部立项风采】“大手拉小手,你我共成长”——爱心陪伴打造敬贤学堂

 
发布时间: 2023-03-22    浏览次数: 2
   
 


【厦门大学2022年度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校级重点项目成果展示】

 “大手拉小手,你我共成长”

 ——爱心陪伴打造敬贤学堂

嘉庚学院国商营销、国贸学生党支部


一、目的意义

 “敬贤学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配合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意见》要求,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通知》《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有关文件,对学堂服务模式进一步改革“敬贤学堂”以创建特色教工之家为载体,不断满足广大教职工的多元化需求,通过招募优秀党团学子开展周一到周四的义务课后服务和周五的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活动,积极探索家庭、学校、社会协作育人的新模式,实现社会资源共建共享,助推小朋友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营造教职工子女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二、开展过程

 2022年度,敬贤学堂共进行教职工子女义务课后辅导超百余次、开展阅读课后服务项目10次、第二课堂教学16次、志愿者培训8次,在解决教职工与子女间存在的管理真空与陪伴不足问题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规范四大部门职能,学堂活动稳步推进

敬贤学堂下设行政部、助教部、课题部、宣传部四个部门。一是行政部:组织的“坚实后盾”。主要负责学堂日常管理(报销、学堂、工时申报等)、疫情防控、出勤登记、协助管理课堂纪律、教职工沟通等相关事宜。同时,行政部通过创新钥匙流转机制以及搭建教学反馈平台,促进学堂工作有效进行。二是助教部:组织的“知心伙伴”将辅导与探索相结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后阅读服务项目,并积极创新开展阅读分享活动。采用纸质版可视化每日反馈,通过积分机制,在期中和期末对学堂小朋友进行表扬肯定。通过“大手拉小手”的阅读活动,强化小朋友阅读习惯的养成,同时鼓励小朋友参与阅读分享,勇敢站到舞台上,向大家分享阅读的书籍、故事。每周定期导出“电子成长手册”与家长及时沟通反馈,形成良好的双向交流机制。三是课题部:组织的“重要枢纽”负责素质拓展课程的教案撰写与授课,摒弃了枯燥无味的传统说教方式,寓教于乐,融学于趣,化教于心,充分调动教与学积极性,创设了自制3D全息投影、小小万花筒魔方教学等项目,还包括红色主题教育活动、自护教育、环保教育、劳动教育等,以小朋友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他们在学中玩、玩中学,开拓视野,提升综合能力,在投入思考和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培养兴趣。为提升教案和授课质量,新增志愿者试讲制度与互评制度,促进教学的交流提升。四是宣传部:组织的“门面担当”负责敬贤学堂日常的采写、排版及推送,宣传部本年度增共发布了54篇推文,开设第二课堂“预见”系列和阅读书目推荐,同时着重宣传了学堂暑期三下乡活动和亲子游园活动等,通过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推广学堂模式。

敬贤学堂活动剪影

(二)设计学堂形象标识,建设组织特色文化

 20223月,敬贤学堂全新形象标识上新以嘉庚主楼群作为核心元素,其间点缀鲜花与枝叶,主色调为绿色和黄色相搭配,象征着勃勃的生机与希望;顶部为带有微笑的太阳,寓意着丰富多彩的义务课后服务项目充满关爱和暖意;中部为大手拉小手,表示志愿者与小朋友之间的温情陪伴和真挚友谊;底部为敬贤学堂中文名称及拼音字母。

敬贤学堂全新形象标识

(三)党建引领凝心聚力,共建社区实践基地

 2022528日,敬贤学堂举办“儿语童音暖港尾 亲子浓情漾敬贤”亲子主题游园活动。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大学生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202279-10日,前往龙海区港尾镇党群文体活动中心开展“敬贤学堂能双减、港尾学子全面成长”主题公开课,并通过实地走访、家庭调谈交流会的形式,探索“家--社”协同发展劳动教育的新模式。2022711日,共青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国际商务学院委员会与共青团漳州市龙海区港尾镇委员会在港尾镇政府会议室举行校地合作签约仪式,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1130日,敬贤学堂核心成员前往漳州小荧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参观学习关于智能教育培训基地的情况,同时邀请校外资源服务学堂成长。

敬贤学堂活动剪影

三、项目实效

1.教职工满意度

 ①公众号新增关注人数逐月呈阶梯式增长,累计关注人数364人,在公众号总点击量中,公众号会话占比20%,朋友圈推文占比25%,说明在教职工中已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

 2022年公众号点击量

 ②与教职工之间建立线上微信沟通群,每日与家长对接小朋友需完成的课业任务,家长反馈表示课堂效果十分显著。

家长对志愿者小老师满意程度

 ③对教职工进行匿名问卷收集调查,教职工参与氛围积极,部分教职工还提出宝贵的改进意见。

2.志愿者参与度

    1.课题部:课题部志愿者工作态度认真积极,共协同开展了8次第二课堂,结合时代热点设计独处心裁的课题内容并辅以相关益智游戏。

    2.助教部:助教部志愿者参与度较高,设置志愿者调换制度不断为小朋友们配对更合适的志愿者小老师,以发挥课堂服务最大效能。

    3.行政部:行政部志愿者管理工作严谨高效,管理内容包括日常签到签退以及学堂学风;同时设置积分榜以引导良性竞争,组织联合培训以提升志愿者专业素养。   

    4.宣传部:宣传部志愿者参与氛围浓厚,宣传部本学期共推出27篇推文,及时报道更新学堂工作与成果。

活动推文展示

3.教职工子女受教育效果

通过针对性辅导,建立起一种互动联动机制,提高了小朋友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增强他们的积极性与表达欲,开拓了小朋友的创造性思维。

家长对于小朋友参与学堂学习后学习态度转变

4.重难点问题解决情况

 ①学堂秩序问题。好的课堂氛围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制定工作手册,辅导流程标准化是解决这个重难点的关键办法。跟进存在问题不断更新编制的《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敬贤学堂日常工作规范手册》,在志愿者管理、课堂纪律、积分奖惩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规范学堂工作,保障学堂氛围,提升管理水平,营造敬贤学堂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②作业完成质量问题。从志愿者切入,开展联合培训,促使教学质量效用化是这项重难点的突破之处。上网搜集优秀辅导方式,聚集优秀志愿者于培训会上分享经验,细化辅导标准,提升辅导质量,确保辅导工作细致、完善、精准。

 ③学堂影响力问题。扩大宣传,实现学堂服务可视化。增加宣传方式,扩大宣传途径。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以及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及时采编敬贤学堂日常辅导教学及第二课堂开展情况并形成推送报道,采用海报、长图、H5和短视频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传递学堂温暖,扩大敬贤学堂影响力与认知度。

5.项目所获荣誉以及工作成果

 ①项目所获荣誉:

 1)2022年度国际商务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等奖;

 2)2022年度厦门大学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校级三等奖”;

 3)2022年度荣获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志愿服务大赛三等奖;

 4)2022年度被厦门大学评为校级重点立项项目。

 ②工作成果:

 1)至2021-2022秋季学期结束,敬贤学堂在册志愿者人数新增至100人,同时也吸引到更多的教职工的关注与支持,小朋友参与人数逐步攀升;

 2)在学堂管理体制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每日进行学业完成情况的表现记录并辅以创新的积分规则制度,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定期汇报阶段性结果,指出并解决问题,形成更团结、专业的组织集体;

 3)敬贤学堂活动的受关注度与支持不断加强,学堂在校内影响力逐步扩大,教职工子女的课业学习成绩和综合思辨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和增强。

四、存在不足与改进计划

1学堂日常培训制度落实不足。受疫情影响例会制度开展受阻。解决方法:例会制度及培训制度均安排线下,通过面对面交流研讨问题,提出举措。

2学堂服务质量有所下降。解决方法:筛选志愿者,提高志愿者团队质量,并设立志愿者风采榜,提高教职工对学堂志愿者队伍的认识。

3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能力相对薄弱。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够及时,相互间的互动能力也不强,需要加强协调,以提高交流的效率,增强相互间的合作。解决办法:定期开展核心队伍例会同时主要负责人做好协同联动。

4管理制度和机制还不健全。每学期期末复盘学堂开展工作和情况,利用假期完善《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敬贤学堂日常工作规范手册》,对志愿者管理、日常考勤、课堂纪律、积分奖惩、培训考核、财务报销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指导,进一步规范学堂工作。例如:新部员不熟悉工作,钥匙流转出现问题。解决方法:设置钥匙流转机制,每天下午三点前在群里告知收到钥匙。工时申报涉及志愿汇工时补录,志愿者填写编号拖拉。解决方法:收集使用“秒应”打卡,下学期起按时发布志愿汇,设置周次固定时间。志愿者小老师填写积分表不规范,对小朋友没公开。无手机学堂中志愿者手机上交不自觉。解决方法是奖惩制度继续完善,通过奖惩制度进行监督。解决方法:设计成长记录本、奖状及定制章,期末可把本子带回。阅读分享会效果好,但参与人数少。解决方法:与晨读队、话剧社、图书馆等进行合作,家长群里提前发布信息。第二课堂课程讲课质量不高。解决方法:下学期举行定期例会制度,开展最佳展演课堂,采取录课形式,并实行线下试讲。新部员拍摄质量不高,出图效果不好。解决方法:要求将照片分档为小老师视角、小朋友视角等固定文件命名,将照片进行后期处理、色度调整等。设置优秀作品集,供部员参考借鉴。

11



 
 
通讯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厦门大学嘉庚主楼15楼党委组织部  邮政编码:361005
电话:0592-2186214,2182206 E-mail:zzb@xmu.edu.cn  管理登录